你以为非洲大陆上生活着的都是黑人吗?其实不然。在北非的摩洛哥、阿尔及利亚等国家,白种人才是主要族群。就连曾经叱咤风云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,也拥有一身浅色皮肤。这不禁让人好奇:为何非洲大陆上会存在如此多的白种人?答案要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说起——白奴贸易。
一、北非原住民的传奇身份
早在古罗马时期,北非地区就生活着一支特殊的族群。当罗马帝国与迦太基王国交战时,骁勇善战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曾让罗马军团吃尽苦头。这些不愿臣服于罗马统治的北非原住民,被罗马人轻蔑地称为野蛮人(拉丁语发音为柏柏尔人)。后来随着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迁入,罗马人又给这些原住民起了个新名字——摩尔人。
有趣的是,这个原本带有歧视意味的称呼,在21世纪却成了某些人的特权通行证。美国一些学者声称摩尔人比印第安人更早到达美洲的族群,这一说法被部分黑人群体奉为圭臬。2022年上海就出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:一个黑人男子在超市行窃被抓时,他的中国女友竟高喊他是摩尔人,试图以此逃避法律制裁。
展开剩余63%二、海盗帝国的崛起与白奴贸易
16世纪初,一对名叫雷斯兄弟的海盗在北非拉起了一支以摩尔人为主的队伍。这支活跃在巴巴里海岸的海盗团,就像现代初创企业获得风投一样,意外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鼎力支持。当时奥斯曼帝国因黑死病人口锐减,急需补充劳动力。双方达成协议:海盗为帝国掳掠欧洲白人来换取支持。
这场持续三个世纪的白奴贸易让欧洲各国苦不堪言。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意大利这些距离北非较近的国家首当其冲,后来连英国、冰岛等地也难逃魔爪。据记载,18世纪时一个白人奴隶的平均售价仅相当于现在7万元人民币。不同商品的价格差异巨大:
- 技术型奴隶(医生、工匠等):最高可达20万元
- 普通男性奴隶:批发价3万元
- 年轻女性:沦为权贵玩物
- 老年女性:被发配到面包房、纺织厂
三、殖民时代的终结与讽刺轮回
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,英法等国开始全球扩张。1830年,法国攻占阿尔及利亚,摩洛哥也沦为法国附属,持续数百年的白奴贸易终于画上句号。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这些曾经的受害者转身就成为了加害者——规模更大的黑奴贸易随即拉开序幕。
这段尘封的历史告诉我们:北非的白人群体,很多都是当年白奴的后裔。历史的轮回总是充满戏剧性,而人类似乎永远在重蹈覆辙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